编辑:北京小小发布日期:2017-05-23来源:北京小小艺术网
展览名称:森林中国·学院新方阵十年展·2017新粉本
展览时间:2017-05-13 ~ 2017-05-21
展览城市:4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开幕时间:
学 院 新 方 阵 十 年 展
2 0 1 7 新 粉 本
主 办:森 林 中 国 今 日 美 术 馆
出 品 人 | 张 成 城 策 展 人 | 杨 维 民
艺 术 家
陈 林、方政和、李晶彬、王 晖、张 越 、方 正、石荣强、熊明非、袁玲玲、崔 强、张 猛、 赵少俨、李东君、王牧羽、胡 健、佘 松、吴天文、李颖婷、李戈晔、杨 斌、李 宁、王海滨、涂少辉、黄 欢、任 欢、颜海蓉、陈 蕾、冯士坤、杨立奇、赵丽娜、曹雁楠、赵 雪、韩 非、赵余钊、邓 云、王 鹏、孙文龙、李 明、张 纯、敖登高娃、刘 派、王 钢、皮理文、田怀良、王玉晓、蒋晓溪、岳小飞、李夏夏、孙 超、张天一、李嘉儒、魏治明、录洁囡、马 爽、孙 囡、隋金池、姚立业、孙 玮、张 云、高畅
研讨会时间 | 2017年5月13日 下午2:00
开幕时间 | 2017年5月13日 下午4:00
展览时间 | 2017年5月13日-2017年5月21日
展览地点 | 今日美术馆 2 号馆
新粉本 新经典
文 | 杨维民 教授
今天中国当代工笔画发展面临着两个重要“缺失”:一是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引入所造成的工笔画语言的主体性缺失。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徐悲鸿提出了“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确立的以透视学、解剖学为基础的写实绘画语言体系,作为中国学院美术教育与主流美术的正统,从根本上改变了工笔这种东方传统绘画在历史中积淀的学理体系,使之在西方美学标准参照与改造下多流于技艺层面而失去了文脉根骨,造成了技有余而理不足的窘境;二是“当代性”介入过程中的价值观缺失。80年代以来在中国画的“当代性”转型中,工笔画虽然开始呈现了兴盛之势,然而作为传统架上绘画形式,从当下艺术语言演进的时代诉求上已显露出式微之态。面对现实,思考工笔如何存在与发展的艺术家们选择了从传统中走出,开始以图像化、情节化的叙事以及关注当下的视角和观念,为工笔寻求当代性表现的可能;同时也由此导致了“画什么”成为工笔实践的核心,传统工笔的媒材、技法成为“图像”制造的服务手段。
从上述种种现象看来,当下工笔的关键症结在于:作为一种典型性绘画类别,工笔特殊的语言系统及蕴含的东方美学传统,是区别于其他画种及西方绘画的根本;然而,由于在当下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中工笔的传统范式呈现出的隔阂与错位,以及当代艺术思维逻辑下偏重于观念化、形式化的创作实践,致使当下的很多工笔创作执着于图像表面当代性与西方语汇的表现,忽视了工笔特有的媒材的书写性,以及三矾九染、随类赋彩、“疏体”、“白画”等古法形态,使之渐入美学系统与语言系统延续的双重瓶颈。
从美术史的角度看艺术语言的进化过程就会发现,由语言技法→语言体系→美学体系的这一发展规律:如印象派的“点彩”,野兽派的“东方主义”,立体派的“四维空间”,并在此脉络基础上建构的西方现代主义。因此,当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形成一种稳定的表述结构,其特有的美学系统与相应的文化价值也必将随之确立。中国的工笔画历史久远,发始于西汉,兴盛于魏晋,成熟于唐宋,于元明文人画大兴之后逐渐式微,这种在特殊历史语境中形成的稳定的语言体系与美学架构,已经成为其内在的文化基因与存在的基石。那么,如何工笔的语言体系与当代性之间寻求逻辑的合理性?这不是片面迎合时下艺术潮流而寻求工笔的当代表述为目的,而忽视其在历史语境中的上下文关系;而是需要回归到当下的本土文化情境中深入思辨,是建立在创造一种新的美学范式的出发点之上的学术实践。
“学院新方阵”十年展提出“新粉本”学术单元的划分。工笔“粉本”即古人画稿,经摹拓前人笔迹使绘画有稿可依、有法可循,亦有底本、基础之意。作为工笔画的传统创作方式,粉本容纳了东方艺术的审美意趣与规则范式,也是传统艺术教育中研习画艺、传承技艺的重要渠道。董其昌逢画必备“粉本”;张大千妙法庄严的观音图式来源于敦煌壁画中第一手线性粉本;“白画”粉本《芥子园画传》全面归纳绘画的程式规律,蒙养了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一批大家。“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粉本不仅作为艺术的传承手段,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表现形式,常于草草不经意处闪现着自然之妙。西学之风中康有为曾借宋代院体的写实客观性倡导科学精神,以挽救妄偷古人粉本的画坛颓势;时至今日我们再提“粉本”不仅限于粉本语言本体的概念探讨,更是秉持着复兴传统、回归本土的理念,意在汲取传统工笔绘事精髓为“粉本”参照,在全球化的多元背景下复兴工笔画的文化主体性地位,关注、探讨当代工笔画的创新与发展问题。
工笔作为一种从古典绘画技法中逐渐演变形成的语言系统,对于本体语言传统固有的核心形态的承接延续,是寻求当代工笔发展路径的基础。东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差异,就在于“线描”与“图绘”的不同:东方绘画的观察表现方式,是对客观物体的边缘线进行提炼,进而呈现出平面化的特征;西方则是从形体表现入手,建立一种立体的认识。因此,“线”可谓是东方绘画的根基所在。线条是工笔画的骨与神,通过线条疏密、穿插表现阴阳、空间、虚实,以及起承转合、提按顿挫的韵律,尝试形而上的丰富表现力。“粉本”作为线描的主要载体与表现形态,也是对工笔画在经年累月中形成的技法语言根基的画理阐释。以“粉本”为源追溯东方造型语汇中“线”的发展路径,深研传统古法的同时,探索“线条”具有东方文化身份的语言本体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表述的可能,以文化自省、自觉的态度逾越他者逻辑,建立当代工笔的话语体系,是实现工笔画的时代转型与纵向发展的有效路径。
另外,就是建立当代工笔画的美学结构。当下有一个误区,在谈中国画语言技法时“工笔”往往与“写意”并置,而造成了两者审美上形成截然对立的谬象。然而在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尚意”、“任自然”的追求中,“写意”不仅仅是技法层面,而是融汇了东方审美的基本脉络的呈现。纵观中国古代绘画的演变,“写意性”贯穿始终,东晋顾恺之提出的“畅神说”,以及居于谢赫“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都是对写意美学的阐释。工笔画起源较早,从一开始就注重写意精神的表达,以“尽其精微”、“以形写神”、“传神达意”、“工而尚意”为审美诉求。后来的写意画也由工笔发展而来,“工写同源”,两者都体现了中国古典绘画中对于“意”的体验与崇尚。因此,可以说“写意性”是工笔美学体系中的核心,也是东方文化的根性存在。在当代艺术观念实践、语言实践日趋多元的今天,确立工笔在全球化文化环境中的本土语言身份,就需要从东方特有的美学体系——“意象”中寻求源流与当下转换的可能。
“新粉本新经典”立足中国当代工笔画的本土创新,秉承复归传统、以承当代的理念,推动工笔画实践渐入当代艺术语境。艺术家们汲取中国传统工笔、写意粉本中的形式精髓,秉持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美学观与立象尽意、诗画相辅的审美范式,探索风格语言背后的文化生命力;同时,他们吸纳传统哲学中对生命和万物精神的洞察,以当代的观念性介入转换传统绘画的言说方式,以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实践艺术对话中主体意识的彰显。植根传统解决“当代性”问题,正是当代工笔创作实践的价值所在。当代工笔发展,需要以中国古典绘画美学范式为粉本,构建当代工笔画的语言及思想体系;以革故鼎新的态度挣脱前人粉本,拓展工笔语言和思维的当代路径,创造工笔在未来美术史中的“新粉本”。
大家评论
范迪安 FAN DIAN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学院新方阵十年成果汇集了这个大型展览,我很高兴看到在这十年历程中大批青年艺术家的茁壮成长。杨维民先生在10年发展过程中一路走来所坚持的精神,一路走来与更多各方面的朋友们和机构合作、联动的一种新的经验,这些都为我们今天从事的艺术传播、推广提供了很有益的启发。
今天的中国正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来发展中国的文艺创作与文化建设,而中国画作为我们民族绘画,也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熟、最成体系的艺术方式,如何在今天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实这不仅是中国画界自身要关注的课题,也是关涉整个中国文化、中国文艺能不能在一个越来越迫近的全球信息时代,彰显我们的文化与精神的问题。“学院新方阵”这个展览品牌联络、团结、鼓励了一大批青年艺术家,扶持他们的创作,也援请许多学者专家一起观察、关注、关心他们的创作发展,这是在学院教育之外又开辟了一个很好的学术空间。
方阵里的许多青年画家,都是艺术学府培养出来的硕、博士,他们一方面吸收了各大美术学院在艺术教育上所积累起来的综合性教学的营养;另一方面又追随他们的学术导师来进行某个方面的深度探索,可以说这些艺术家都是名家之徒、名家之后。有了这么一个基础,又有“学院新方阵”这样一个展览的活动,不断推动大家虔诚创作、努力创新,就有了10年积累的可观成果。可以说,这个展览是今天中国画在年轻一代这里发展的新维度、新取向的体现。
尚辉 SHANG HUI
《美术》杂志社社长、主编
“学院新方阵”从2008年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启动以来到今天已经10年了。在某种意义上,这10年实际见证了中国画向当代性发展的这样一个探索路线。我认为“学院新方阵”在学术探索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展览及作品是以当代艺术的观念性为表征。第二,把都市文化的视觉经验带到传统中国画领域,是70后和80后这代艺术家最重要的一个特色。第三,艺术家兼具了对传统语言以及当代艺术的开放性理解,作品的面貌更加能够符合当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正是通过“学院新方阵”,我发现了70后、80后这一代画家中所形成的一些共同的创作特色,以及他们如何传承传统、面向当代。学院新方阵的十年回顾展览,不仅仅是对十年来这些画家艺术创作成绩的总结和梳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他们的一个十年之后能够开拓新的未来,启迪90后、00后画家的成长。
“学院新方阵”十年回顾展是中国主流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呈现,我希望这个展览的能够对当代中国的美术发展起到更大推动作用,成为主流美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开拓一个新的十年,让“学院新方阵”在新的十年转换中成为一个时间的节点,成为一个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张敢 ZHANG GAN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学院新方阵”主要是专注于对中国画的推介,特别是中国画的年轻艺术家的推介。“学院新方阵”的这些参展的艺术家主要是70后和80后,展览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传统笔墨的一种追求和探索,另外一方面更多的体现出了这些年轻人对笔墨的新时代精神的探索,以及在笔墨语言上面有所推进。
我想这个展览的意义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对于推介年轻艺术家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一方面,在于对于推动中国画的艺术语言的探索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希望学院新方阵有第二个或第三个、甚至第四个或更多的十年,能够延续下去。这种延续本身就说明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到中国传统的艺术语言的探索领域里面来,这肯定对于中国画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
王平 WANG PING
《中国美术报》执行主编、研究员
“学院新方阵”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学院、新、方阵。
“学院”在当下的中国或者说美术生态当中是最核心的,是教育、创作、研究的核心。它既是一个机构,也是一个学术的代名词:“学院派”。关注学院方向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对整个美术生态是基础性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个展览影响到学院里的这些少数有影响的人,就是关键的少数,可能延伸的是整个美术界。所以我觉得关注“学院”这一块是很有意义的。
再一个就是“新”。“新”当然还要跟“方阵”联系起来,就说明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一个新的群体。这个新的群体当然是从年龄上是有年轻人,在学术的、艺术的追求上有新的趋向、新的探索、新的实践,而我们正是去关注这样一个力量。把这些“新”结合在一起,可能对于当下艺术或者更长远的艺术发展来讲,也是一个原动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可能会让我们艺术的发展更顺畅,产生学术的前瞻性。
杭春晓 HANG CHUNXIAOGAN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学院新方阵作为一个持续了十年的展览,在我看来不愿意用系列展览来概括,而是对某一类型创作的连续性发现与关注。
“学院新方阵”容易误读是学院派的画家,但我更愿意用“新方阵”去想前面这个“学院”。为什么在学院中还要加上一个“新方阵”?实际上它囊括了近十年来的一批有学院教育背景,但又不同于主流学院所呈现的绘画方式、有所变化的年轻画家圈。因此,这个展览可以说是持续从学院中走出,对于具有某些反思、检讨创作意图的画家给予连续性发现的过程。
“新水墨”这个词汇也类似于一个群体,与“学院新方阵”这十年来的画家群相叠合,我想这个展览可以作为这一现象中重要的推动活动,或者推动的动作之一。
我觉得“学院新方阵”继续保持一种开放的眼光,向更年轻的、更具有一种检讨与反思的创作现象开放。不断的保持自己的开放性,它的价值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王春辰 WANG ZHGNCHUN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教授
学院新方阵这样一个展览,能够坚持做了接近十年时间,在某种意义上记录了水墨发展的一个点、面的状态。在这一批中、青年画家当中,可以感受到他们追求的共同倾向,或者是这十余年中国艺术现象的变化。
这个展览我看到从最早到现在,十年是不短的时间,可能对于历史不算什么,可能对于个人很长。十年的展览本身就是梳理,就是要促进画家自我的反省,有一个不断选择、不断替换、不断肯定、不断参与,通过这个展览能发现这样一个变化的线索,让人更加感到中国水墨在发展、改变。另一方面,保持水墨的传统价值,传统底蕴。新方阵体现了这方面的一个努力,应该更加积极的做下去,也应该更加引起多方面的支持和重视。
吴洪亮 WU HONGLIANG
北京画院副院长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这十年来中国艺术生态有几个关键节点的概念,比如杨老师谈到的学院、青年、水墨、实验性,在这个展览项目里都有所涉及,而且一些艺术家通过这个平台日渐成熟为大家所了解。因此应该说,在整个当下中国推广青年一代艺术家、寻找水墨发展新方向的这样一个概念里头,“学院新方阵”是非常的突出的,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据我所知,这个展览正在不断吸引着很多年轻艺术家的关注与积极参与。记得展览起初开始时,70后还是年轻的艺术家;现在想起70后,都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中坚力量。那么,后面的80后甚至90后也已经进入这个创作体系,我相信这是一个可持续的、有活力的项目。
谢小铨 XIE XIAOQUAN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
“学院新方阵”这个学术的视角选得非常好,因为“学院”这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里,尤其是对水墨画而言是非常健全、非常宽广的学术视野;这些学院出来的画家群体本身受过严格的传统训练,一方面在学院体系培养下具备很深的传统功夫,另一方面就是比较注重学术思想的创新。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水墨艺术家,在形式、语言内容题材上都有很多创新的想法,而且在不断探索。
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维民老师策划的一系列展览,一方面是我说的“学院”这个兼具传统背景与学术创新;另一方面就是策展人的学术思维和方法或者理论,从侧面推动了中国当代学院水墨探索的发展。正是维民老师对学院新方阵这种持续不断的策划和关注,成为见证、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力量。
高鹏 GAO PENG
今日美术馆馆长
“学院新方阵”已经走过了十年,今年相当于是十年的一个回顾性总结性的大型展览。这个展览又回到了今日美术馆,我觉得对一个民营美术馆来说其实是我们非常大的荣幸。十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也好,对于中国的新水墨艺术家也好,其实是一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可以说,一些比较重要的中青年水墨艺术家,特别是新水墨艺术家,都是从这个展览里走出来的。
“学院新方阵”经历了这么多年,首先立足一个学院的学术大背景下生发、培养、发掘;另外,它又是不断的形成一个方阵,不是某一个人,是一个群相。在过去的中国学院新方阵与新水墨艺术家的十年,我们是一个见证者,看到了杨老师作为策展人以“群相”的方式推广中国新水墨,包括这些重要的、在路上的70一代艺术家;在未来的十年,相信会有更多的80后甚至90后艺术家从这个展览里边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