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展览资讯 > 惠风和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任惠中工作室师生作品展

惠风和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任惠中工作室师生作品展

编辑:北京小小发布日期:2016-05-26来源:北京小小艺术网

惠风和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任惠中工作室师生作品展
相关图片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惠风和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任惠中工作室师生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6-05-29 ~ 2016-06-03

展览城市:4

展览地点:晋商博物馆

开幕时间:2016年5月29日上午10:30

参展人员:任惠中,吴欣民,杨少彤,郑成文,李雄范,肖曰海,黄庆明,王鹤,张朝晖,倪冰,格日乐图,景山

展览介绍

弘扬人物画写意精神 拓展新时代笔墨语言


中国写意画,尤其大写意,从晚唐的王洽(王泼墨)就开始了,南宋梁楷则是中国画写意“简笔”人物画的创始者,之后的元、明、清、民国每个时期也都出现了许多写意人物画家并留下了许多佳作,成绩不菲。


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蒋兆和倡导的写实主义在全国的中国画人物画教学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徐蒋体系”充分运用中国画的写实、写意与西方素描技法,强调观察对象要"尽精微",表现对象要"致广大",把中国画人物画的创作问题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这种绘画体系,影响了建国后的好几代人物画家。


在徐蒋之后,必需要提及的画家是方增先和黄胄二位先生。方先生从写意性上更深入的探索了中国画的笔墨结构问题,创造出一套融合西方结构素描法和中国水墨画传统的中国画人物画表现方法。而黄胄先生则独创性的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展示出新的人物画写意笔墨范式。


尽管如此,目前中国画人物画写意精神的缺失,仍是需要警惕的。


今天的中国画有些像自唐至宋那段历史的翻版,绘画以工笔为时尚,写意画的发展有些薄弱,写意的技法、写意的传统、写意的精神严重缺失,得以当今“制作风”盛行。


本来,绘画之事,乃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换,象其物宜,直写性情,足以启人之高致,发人之浩气,弘扬其精神。


中国绘画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意性是中国画的主要特征,写意的笔墨下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画的精髓。如果,中国画只是一味地搞工笔和制作,缺失了写意精神,它的基石也就不稳了。


综观中国绘画史,中国画写意人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梁楷意深澹远的简笔是写意人物画的开端,而当代写意人物画则是在笔墨上更深入、构式上更复杂、画面上更讲究了。尤其在揉入了精微素描的概念之后,写意人物画更强化了人物的体积和质感,这是古代中国画家所没有的。


另外,与原来走马观花式的拍照写生相比,近十几年来,中国画人物画家掀起的新写生运动摒弃了对照片的依赖。他们在写生现场直接用毛笔造型,在顾忌形神、线条、笔墨还有时间的基础上,用综合的能力、写意的意蕴、特定的时间去完成画面。这对于中国画人物画家培养写意精神、锻炼写意技法,贡献是很大的。更有聪慧的画家在现场即把写生渗入创作成分使之作品化,其写生作品写意的意蕴更浓烈、更耐看、更精神。


历史的长河就是这样,它的流向不是笔直的,总是在曲曲折折中前行。当代中国画写意人物画的各种探索形式不管它遭受多大艰难和曲折,总还是在行进中。写意人物画家要想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建树和超越,还要做出不懈的努力。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任惠中工作室的画家们就是在这条道路上行进的一些人。

相关新闻
展览信息
展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