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展览资讯 > 限行——刘庆和个展

限行——刘庆和个展

编辑:北京小小发布日期:2015-10-13来源:北京小小艺术网

限行——刘庆和个展
相关图片
  • 作品
  • 作品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限行——刘庆和个展

展览时间:2015-10-17 ~ 2015-11-12

展览城市:232

展览地点:中国·长沙美仑美术馆

开幕时间: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上午十点半

策 展 人:易 英

艺术总监:陈荣义

主办单位:湖南美术出版社

承办单位:美仑美术馆

协办单位: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艺术当代、芭莎艺术、凤凰艺术、艺术客、艺术世界、Hi艺术、艺术香港、艺术国际、潇湘晨报、晨报周刊、湖南日报、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长沙电视台、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红网、大湘网、星辰在线、玎玎“星”推荐、同去、在艺起

展览介绍

刘庆和,1961年出生于天津,1981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


温和的颠覆


——刘庆和艺术的意义


文/冀少峰


作为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刘庆和而言,他以自我真诚而又真情的视觉描述,并以一个视觉知识分子敏感而又细腻的心灵,在对激变的社会、激变的现实做出洞察性表达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在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特别是全球资本、文化一体化的冲击下的深刻变化,揭示出了都市化进程中人们的一种真实的处境和生存实境,特别是反映了物质主义时代人们的一种生存心理——对现实的无奈、虚妄与妄想这个中国当代文化的特定层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庆和以其独有的视觉感知方式和极具个性风貌的视觉描述,在当代艺术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迹。


刘庆和是位有着曲折从艺经历的艺术家,他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在其生命的早期历程中无疑有着苦痛的“文革”经历,他亦曾入工厂,尽享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豪情,但他又生逢其时,幸运地融入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大潮,因而他能够拥有良好而又系统的学院教育,这赋予他一种开放的文化视野和一个视觉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也为其能够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超越与颠覆提供了可能。


从刘庆和的视觉图像世界中不难发现,他带给阅读者的实则是一种都市化的诗学,都市化的视觉叙事和文化关怀,而在其都市化的视觉实践中,虽然不断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视觉阅读的新体验,但伴随而来的质疑与争议也如影随形般而来,漫长而又艰难的艺术探索,孤独中夹杂着失望、憧憬与期盼,刘庆和激情的讲述,惊人的速度,和带有强烈表现主义情愫的视觉叙事风格,成为他在当代艺术领域建立自我标志性叙事的发端。


刘庆和展示的是纯粹的个人世界,其视觉叙事的表现主义情境,强烈的可辨识性语符及远离现实生活的精神倾向,完全又是直觉和个人生活经验的延伸,他用意向性表象进行着非现实和超现实般的话语实践,他又能够透过天方夜谭般的艺术虚境来象征自我在激变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生活实境,把非现实的景象和真实的愿望粘合在一起的精神上的想象,他反映的是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对奢华与时尚的追求及在消费主义和物质时代人们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面貌。他选择的是一种与社会和自我心灵相亲近的表达方式,他用弥漫着时代气息和中国元素及带有颠覆性的叙事品格和极富个性化的视觉描述,回归到一种对艺术的孤独体验,回归到一种心灵的意象才可能实现形式的自由,因而他唤起的也许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然而这种憧憬与期盼却只能在心的一隅,只能在梦想时的一瞬。透过其异彩纷呈的激情讲述,不难发现刘庆和自由自在的心灵所极力排斥的现实世界。


他是在大量的拟梦境中追述自己的梦幻呢?还是试图唤起阅读者对自身梦境的回忆、期待与浪漫怀想?由此我们也看到一个不断自我营造在场经验的刘庆和,一个融入了青春激情的想象和都市化生活中的刘庆和,刘庆和的视觉叙事从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焦虑,再到融入理想化的生活,体验非现实的、虚幻般的生活,这其实是刘庆和的心路轨迹。刘庆和遵循着自我内心的感受,将自我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激情想象注入画面,使画面中的直觉和非理性的成分增多,从而营构出刘庆和所特有的梦幻般的诗性空间。期间亦可清晰地洞察到都市化的社会现实及都市化进程中复杂的人性,刘庆和不动声色地触及到了繁华生活表象下的隐秘,反映了后工业文明时期大众文化兴起的视觉经验,这也是为什么刘庆和始终能够远离绘画的优美与崇高,但他的确又表露出大众文化泛滥和消费主义流行人们对当代生活的向往与幻想,只不过他把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诱惑与幻想消融在自我叙事的空间中。


熟悉刘庆和的人都知道,他虽然有着一个温和的外表,但在温和的外表下却难以抑制其旺盛的创作激情,他在诙谐幽默中暗藏着思维的机敏,玩世不恭中又透露着对自我人生规划的精谨与精细,低调含蓄不事张扬的同时,时时又流露出才华的横溢。刘庆和虽然身在学院,面对体制,但追求原创的勇气和激情,也使他的视觉讲述弥漫着强烈的当代的情理与韵致,这也导致他的视觉叙事路径,既能摆脱学院体制的束缚,又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虚空,既能自觉抵御商业因素的侵袭,又能摆脱意识形态的困扰,他以充满着浓浓情欲的青春期少女图像,带给阅读者的是一种对传统中国画的久已习惯的认知标准的震荡,实则是带给人们一种思考,是一种关乎中国画教育评价体系和认知标准的讨论,尽管对刘庆和的艺术充满着激烈的讨论质疑,甚至有强烈的反对声一片,但弥漫视觉图像中人物的情感宣泄,禅意的似有似无,东方意蕴的缠绵悱恻,离经叛道的粗放与大胆,交织幻化成一番迥异于中国传统审美情操的特殊质感,奇异怪诞的视觉图景在挑动阅读者感知的过程中,极富动态地完成了情绪或情欲的反思与释放,贯穿其间的则是一种对自由心境的追求和对自由心灵的向往。


其视觉图像中的青春期少女不厌其烦地出现在国际国内多个展场,并引发一股青春美少女的图像风潮和无数小刘庆和的诞生,美少女们或暧昧,或欲望,或表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挑逗,既鲜有强烈伤感的个人情绪,也没有一味地去追求一种和谐,但映入人们眼帘的却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生存现实,生存处境,有一种难逃欲望的诱惑,又有一种试图逃出欲望束缚的无能与无望,及在欲望的诱惑下人性所彰显出的一种无知或软弱,于是在情欲、欲望这种人类本能的驱使下,在一个个青春期少女和繁华表象背后,伴随而来的则是无尽的关乎道德、性、欲望、过度消费的思考,人物透过刘庆和率性的表达,因而也终止于画面之外的现实世界,而充斥其间的少女们的欲望的眼神,痴迷的神情,及流淌着欲望的黑色,扑面而来的暧昧激情,带给人们的是对已逝青春的留恋,和对生命的焦虑体验,而那些少女,那些暧昧的神情及未可尽知的激情又是对人性深层的一种解放和释放。


刘庆和的视觉图像极富新的中国性和东方元素,温和中难隐内心躁动的激情,含蓄中又时时流露着浪漫情怀的表达,激情的讲述中又透露着逝者如斯式的生命感怀,水色的妖娆,墨色的交融,线色的混搭,强烈的东方情调和中国意境,意蕴深远的缥缈背景,引人遐想令人痴迷的神情,欲望即将获得满足的释放和激情的冲动,笔触表现的强烈,偏爱用线和追求坏画的境界,偏爱在其特有的皮纸上的撒野与放纵,这种野性侵透在他的视觉形象中,寓简洁的形象中又有一种观念的延伸,弥散在他整个的叙事空间,释放出的是一种不受束缚和追求自由的人性,更是对学院体制和来自各种非议的抗争。


在刘庆和带有丝丝的挑衅意味的视觉讲述中,我们洞察到他那不甘平庸的品格,不甘各种非议的勇气和自信,而勇气和自信无疑又来自自我叙事风格的建构和学界的认同。他的极富穿透力的视觉表达,与其说是对当代繁华表象的呈现,毋宁说是对繁华表象背后欲望的一种揭露,但难能可贵的是刘庆和既没有回归传统,又没有以激进的锋芒挑战当代艺术,而是以一种当代性的视觉讲述并结合传统文化的境界与东方文化特质进行当下的转换表述。他在观念形态、语言材料诸元素中进行多重实践,在全球化语境中,为西方提供了一个认知体会中国艺术精神的可能,也为传统的中国艺术在当代语境下走向国际提供了一个视觉范例。刘庆和一手伸向传统中国的人文精神,一手又用当代视觉经验的精神表达去连接我们今天的生存现实,从而在历史与现在,传统与当代,本土与全球化之间穿行游走,去书写着一个视觉知识分子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激情想象和象征性表达。这正如罗丹所言“艺术也是趣味,艺术家一切的制作都是他们内心的反映,是人类灵魂的微笑,是渗入一切供人欣赏与使用的物品中的感情和思想的魔力。”


2013年1月31日于石门


过 往


文/刘庆和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里的本杰明,其人生是倒着活着的,生命伊始就是一副老相,皱纹布满在脸上,这与我们从小活到老的人生正好相反。虽说是个假想,可我还是因其荒诞的情节魔怔了,幻想着能像本杰明那样地活着,在人生的某个路口和谁交汇、交错。我或她,从容地躺在爱的人的怀中,看着岁月流逝、时光倒流,任其或老或小下去。成长的经历过往在人的一生之中,不论和谁相遇,怎么相遇都会撞一个趔趄、一个定格。靠在一起的体味,粘的有力度,待离别时彼此对视着远去、错开,弄得好一番滋味人生。


人活着,生活的体验成为经验与逐渐衰老相伴,贯穿在生命过程之中。本杰明的活法却告诉我们,经验和生命活力一同滋长,只是违背我们所认知的秩序人生。缺点是,依然是过往,依然无法停靠在青春时光里。既然青春的美好不能弥漫在整个人生之中,才追忆青春且多少留下遗憾。抛开俗世的目光看待人生,思维意识的逐渐成熟和身体构造由老变小的倒置,把我们活着的秩序打乱,倒也不失为是个创意。因为生命怎么度过都是了却一生,快乐的人生还在向老迈的躯体招手时,青春就不再是本钱,也不会被当作赌注。


想回到过往的情境里意味深长,实属我这样想着奋进却又无奈的人。当年,青春充满激情地在眼前荡漾,却视而不见。待青春远去,意识才突然消沉翻滚,关注起渐渐远去的事了。假想一下,我的人生是从70多岁开始,由从老变小的模式推展过来,现在的我正好是二十几岁的魅力人生,年富力强又具人生资本。只是接下来要经历的是躁动、懵懂的时代,一直回到婴儿时的嗷嗷待哺。原本青春就搁在那儿,只是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对她迎来送往。不靠谱也罢,因为创意本来就发自于有悖情理的突发奇想,到那时,说教和回忆反而不够体面,其实和这套书的初衷是相悖的。


景色漂移,误以为自己在行走,与外界还是错过。一本书倒着翻过来,同样掠过每个情节,结局就成了开始。以结局的目光看待人生里程,没有悬念的生活就主题化了。想到这本书也可以罗列出这么多的主题,我一时冲动地认为我的生活是有方向的。要知道,有主题、有方向地活着,在今天的社会和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逐渐小下去地回到原点同样要面对消遁的归宿,这种与生命秩序作对的姿态兴许就是一时的转念,想补偿那些恍惚的岁月而已。


所谓生命的含义是指生命的意义展开讨论后,本来的生活搁置在那的时候。按照国人的活法,生命就该是某种套路,铺展在我们面前的日子是余华式的“活着”,命运多舛、坎坷,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这让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总是看着别人的苦难来比对自己的幸福快乐。即便是本杰明在余华的“活着”里活着,苦难也是早晚之事。先苦后甜的思想让我喜欢上本杰明先生,“本”在他的故事里宁愿回到不省人事,也不愿意老泪纵横地唏嘘自己的人生。


无论是老下去还是小下去,思想深刻或肤浅,总要落实在肉身,而生命是有期限的。喜欢本杰明的故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教和经验难以显摆沧桑。“本”的活法有理由摆脱命运纠结和责任担当,人生变得没有错误和遗憾,正确地向原发地行进,以至“成长”、“教诲”等词汇与人生没有关系了。不以回忆和过往来慰藉今天的心神不定,虽然是现实的不够正经,却是带有未知的创意旅程,想起即将年轻的将来,情绪低落的我又不由自主地兴致高昂起来。

相关新闻
展览信息
展览信息